141 众官雪地追巡抚_大清话事人
笔趣阁 > 大清话事人 > 141 众官雪地追巡抚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141 众官雪地追巡抚

  第142章众官雪地追巡抚

  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,

  潘老爷子有着敏锐的嗅觉,家业危矣。

  府城四四方方,就这么大点面积。

  满城,肯定要占据一角,不会低于2成。

  西面,

  有诸多的官署,还有最繁华的商业区。

  满城设在西面的可能性极小。

  大概率会在东面选址。

  而平江路这一块,就是最好的选择。

  富,而不贵!

  “贤侄,是真的吗?”

  “千真万确。”

  李郁同情的叹了一口气,摇摇头。

  从他的内心来说,

  清廷设满城,有益于造反事业。

  这很好理解,

  满城落地,苏州百姓民心肯定愤怒、不满。

  而一开战,他就可以摧毁眼皮子底下的满城,震慑江南。

  理论上,

  还可以获得一手情报,对八旗有更深的了解。

  抓些俘虏,撬开嘴就行了。

  所以,

  从他个人的角度来说,甚至是期待满城的。

  ……

  一骑快马狂奔而来,骑士大喊:

  “钦命镶黄旗满洲都统,江苏巡抚,福康安大人到。”

  远处,雪雾滚滚。

  隆隆的马蹄声,由远而近。

  福康安,来了。

  布政使朱、知府黄文运,向前两步,跪在雪地:

  “恭迎抚台大人。”

  身后,200人齐刷刷的跪倒。

  福康安摘下避雷针铁盔,又解下面罩,掸去积雪。

  “诸位请起,随本官入城吧。”

  他甚至没下马,

  20几个随从也没下马,

  就这么在马上客套了两句,就催马前行了。

  一众官绅目瞪口呆,心里mmp。

  朱叹了口气,对于日后充满了担忧。

  就算你血脉高贵,出身不凡,客套也要做一下吧?

  然而,

  更滑稽的事,在后头。

  福康安一行人速度太快,

  苏州府欢迎的官吏士绅,大多是坐轿的。

  跟不上了。

  ……

  朱坐着一顶绿呢大轿,被颠的头晕脑胀。

  黄文运也差不多,帽子都颠掉了。

  “停轿。”

  李郁恰好路过,

  赶紧让出了他的马:“黄大人,你快赶上。”

  “好。”

  时间紧急,黄文运也顾不得客气,

  打马一溜烟地跑了。

  留下李郁,在原地捧腹大笑。

  笑的眼泪都出来了,

  身后,李二狗带着数名护卫过来了。

  “瞧清楚了吗?”

  “义父放心,我们几个看的真真的。”

  “他就是福康安,是皇帝的一柄利剑。你们要牢牢记住他那张脸。”

  “义父,什么时候弄他?”

  “别急。回去把枪法好好练练。”

  李二狗笑的很残忍,露出一口白牙。

  一拱手道:

  “义父放心,到时候您下令,我保证一枪打爆他的狗头。”

  李郁点点头,

  转身对着挑选出来的几人说道:

  “养兵千日,用兵一时。”

  “过些天,我会让人给们特意打造几杆精准度超高的火枪。”

  “属下遵命。”

  ……

  阊门城墙上,兵丁们目瞪口呆。

  几十骑在前面狂奔,几百人在后面跟着跑。

  有坐轿子的,有勉强骑马的,有撒丫子跑步的。

  仪仗旗帜,歪歪扭扭,

  整个队伍,稀稀拉拉,拉的老长。

  许多士绅,品级不高的官吏,为了不在巡抚大人面前出丑。

  扔掉了轿子,把袍子夹在腰间,

  按着帽子,在雪地里狂奔。

  口中呼喊:“抚台大人,等等下官。”

  如此滑稽的场景,大约是许多人此生未见的。

  道前街,

  巡抚衙门口,

  福康安一行人,齐刷刷下马,摘下头盔。

  看门的差点傻了,连忙下跪迎接。

  又过了一会,

  黄文运骑马赶到,匆匆跑进去。

  又过了好一会,大堆人马乱糟糟赶到。

  朱从轿子里出来,先呕吐了一会,方在下人的搀扶下进去了。

  元和知县张有道,

  出轿子就摔了个大马趴,狼狈的扶着暖帽进去了。

  震泽知县更惨,

  奔跑的时候,和常熟知县撞到了一起,俩人头破血流,也互相搀扶着进去了。

  读书人就不提了,

  一个个像狗一样,喘气,脸色青灰,

  额头上冒汗,脚步虚浮。

  有几个体质虚弱的,已经倒在了大街上,

  被抬去医馆了。

  ……

  巡抚衙门内,

  福康安刚换上棉袍,擦干净了脸。

  随从们也是如此,看不出太多的旅途疲惫。

  这些人都是跟着他转战帝国数省的八旗精锐,

  乃是大清朝当下少有的,未被奢靡风气污染的旗人。

  “下官黄文运,拜见抚台大人。”

  “请起。”

  福康安很傲气,径直就询问了一些他关心的问题。

  而对朱,也仅仅是稍微客气了一点。

  大约,是看在他年龄资历的份上。

  论尊卑,

  不是我福大爷狂妄,

  在座的各位都不配。

  ……

  接风宴,吃的也不热烈。

  因为,福康安总是缺乏笑容,面无表情。

  即使是面对同僚下属的吹捧,也是淡淡的点点头。

  他极度瞧不上这些庸碌的官僚,

  如果能够偷听心声的话,大约是这样的画风:

  不装了,福大爷就是瞧不起你们,在座的都是垃圾,都是我大清的蛀虫。

  除了吹吹捧捧,吃吃喝喝,你们还会什么?

  靠你们,这大清吃枣药丸。

  宴席结束,

  众人各怀鬼胎,散场回家。

  黄文运坐进轿内,冷笑了一声。

  他看出来了,这位新任巡抚的成色。

  要不了3天,

  苏州一府九县,乃至整个江苏都会知道。

  朱回去后,感慨道:

  “福康安如此傲慢,要吃亏的。地方不同于军营,他这一套行不通的。”

  亲信则是愤愤不平道:

  “老大人休要管他,待看他出丑。”

  “老夫倒是无所谓,只要他别拖后月退,误了本省明年的钱粮。”

  朱离京前,

  乾隆叮嘱过他,金川大战消耗太大,得胜后又大肆犒赏有功将士,国库空虚。

  到了江苏,一定要督促钱粮。

  为朕分忧。

  ……

  朱了解乾隆,乾隆也了解朱。

  所以,把他放到江苏布政使任上,是给予厚望的。

  私下,

  户部尚书和,也和朱聊过,

  暗示过他,赏赐了金川有功将士后,户部银库要见底了。

  一旦明年再有什么赈灾,河堤工程,

  又或者,皇上心心念念的巡游江南,

  朝廷的衮衮诸公,就要集体加入丐帮了。

  朱打死也想不到,

  第二天,在巡抚大堂,

  福康安第一次召见4品以上官员,就放出了个震天消息。

  “本官上任,第一件事是开满城。”

  哗,

  在场的知府,道员立即炸了锅。

  尤其是苏州府的官吏,更是惊讶的表情失控。

  福康安冷眼瞧着这些人的反应,不耐烦的说道:

  “在苏州,设满城。是皇上的意思,也是军机处诸位大人的意思。”

  “诸位大人,谁反对?”

  空气瞬间降至冰点,

  众人面无表情,拱手领命。

  “本官再强调几点要求:地段要好,面积要大,城墙要坚固,水井要多,屋子要新。开春后,驻防八旗就会陆续到位。”

  黄文运拱手问道:

  “抚台大人,苏州驻防八旗,兵额几何?”

  “500人左右。加上家眷,当在2000人以内。”

  “下官明白了。”

  ……

  众人各怀心思,离开了巡抚衙门。

  耳中还回荡着,福康安的那些话。

  “除夕之前,选好址。春节一过,立即腾空屋子。最晚三月初一,满城城墙主体必须竣工。”

  “本官喜欢行军法,违抗不从者,军法行事。”

  扬州知府,临离开前对黄文运小声说道:

  “老黄,你的好日子到头喽。”

  黄文运苦笑,无话可说。

  设满城,

  他的担子最重。

  可以预料,他的官声会臭到堪比下水道。

  被拆房子的苏州百姓,

  肯定天天扎他的小人,诅咒他。

  ……

  “速速把消息放出去,如此大事,不可瞒着百姓。”

  “遵命。”

  府衙的差役们,立即化身人形自走大喇叭。

  半天能耗一碗茶。

  府城炸了,从勾栏瓦肆,到茶楼饭庄,都在热议此事。

  所有人的眼神里,

  都是恐惧,愤怒,不满。

  若不是因为前两次抓捕反清分子的余威震慑,说不得就要有人当场破口大骂了。

  今日,不同寻常。

  就连黑心的差役们,也没有伺机抓人。

  因为,在这件事上,

  所有居住在城内的人都是受害者。

  无论朝廷怎么宣传,满城是个什么玩意,老百姓都清楚。

  在这一点上,

  李郁低估了大清的百姓,虽对大事浑浑噩噩,可对涉及自身的事,极度敏感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okok0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okok0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